合同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制度。第三編“合同”在現(xiàn)行合同法的基礎上,貫徹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,堅持維護契約、平等交換、公平競爭,促進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,新增保理合同、物業(yè)服務合同等,更好地完善合同法律制度。
要點一:對合同形式的規(guī)定更為精練,且明確了數(shù)據電文“可以隨時調取查用”的特點。(469條第3款)
要點二:對要約的撤銷時間基于對話(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為受要約人所知道)、非對話(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)的不同做了不同規(guī)定。(477條)
要點三:增加了期內承諾但通常情形下不能及時到達視為新要約的內容。另需注意,本條的“承諾期限”,既包括要約人在要約中規(guī)定的承諾期限,也包括要約人在要約中未規(guī)定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的合理的承諾期限。(486條)
案號:(2017)滬02民終2507號,判斷被標注者名譽是否因此受損,應以展示行為是否宣揚了他人隱私或發(fā)表了失實言論。只要不存在上述情況,即使被標注者社會評價降低、相關利益受損,也不應認為侵害了被標注方名譽權
多家從事個人信息買賣交易的平臺相繼被警方一鍋端,一些個人信息買賣平臺陸續(xù)受審,但尚未判決,在此草案公布后處理和交易個人信息方面不收斂不收手者
案號(2019)渝01民終1910號;二者不符合勞動關系的法律特征,網絡主播基于勞動關系提出的各項訴訟請求,不應予以支持
訴訟程序:眉執(zhí)督字第4號,最高法民抗字第29號;執(zhí)行程序:最高法執(zhí)復字第26號,粵高法執(zhí)異字第1號,最高法執(zhí)復字第2號,皖民二終字第00261號
(一)公司與股權糾紛;(二)保險合同糾紛;(三)金融借款糾紛;(四)保函與信用證糾紛;(五)海事海商糾紛;(六)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
最高法院發(fā)布了第25批指導性案例(第140-143號),最高法院共發(fā)布25批143個指導性案例,按民事類(包括環(huán)境民事公益訴訟)、商事類、程序類(包括執(zhí)行)歸類
用人單位整體搬遷導致勞動者工作地點變更、通勤時間延長的,需要考量搬遷距離遠近、通勤便利程度
抵押不破租賃指的是出租人將財產出租并轉移占有后,又用該財產設定抵押權時,原租賃關系不受抵押權的影響
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(yè)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(yè)務活動取締辦法 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(fā)展的若干意見
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與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、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為、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均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效力范疇。民事法律行為包括合同、婚姻家庭、繼承、侵權、物權等行為
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應秉持公平理念,公正、平允、合理地確定各方的權利與義務,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
民法總則和民法典立法時對此進行了突破,明確使用公序良俗這一概念,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,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